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差旅费用管控 听听财务管理者怎么说

6月24日,2022企业差旅费控数字化研讨论坛成功举办,围绕数字化前沿趋势、行业数字化转型痛点、企业降本增效等主题,在现场100+知名企业负责人与行业专家共同掀起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关于差旅费控4.0的探讨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和共鸣。

为更好的呈现差旅费控年中盛会的沟通,根据现场嘉宾的主题演讲以及互动答疑,我们整理出4.0模式的创新和实践的完整内容,为企业财务负责人、行政负责人、IT负责人、采购负责人等企业高管,以及差旅服务商、行业学者等专业人士提供前沿的探索,期待与您一起携手推动商旅管理新时代。

本文为结合嘉宾发言撰写,欢迎大家后台交流探讨。

01 差旅管理迈入4.0时代

我们都知道,差旅费用是企业第二大可控成本,差旅费用管理痛点具有不区分行业和企业的广泛性,但差旅服务,并不是企业差旅活动的全部。在过去的模式下,员工端一直采用员工垫资再报销的方式,员工苦于“垫资”;财务常处于数据不对等,频繁对账的情况,深陷在反复核算的繁重工作中;行政端疲于处理员工反馈的各类问题,但员工对此的满意度并未“水涨船高”;公司差旅管理政策和诉求无法落地,与业务推进存在落差,差旅信息化建设找不到有效的思路。我们会发现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路上,单一服务商难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出行不再成为困扰企业的难题?

通过企业的技术平台建设现状来看,在原有的2.0、3.0模式下,企业与一般与1家或多家TMC签订协议,并向TMC支付服务费,产品由服务商进行管理,产品展示上并非以企业直连、自签产品为先,存在杀熟的风险,差旅预定及服务均为跳转模式,而非差旅集采的平台模式,无法实现多供应商的比价采购。一旦更换供应商,原来所沉淀的数据也会无法保留,沉没成本和机会也很高。差标的管控由服务商来实现,未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

差旅费相对其他业务频繁量多,审计往往作为重点问题予以关注,近年来各行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行前规范、行中采控、行后优化都是实现差旅费内控合规的必要规范,而这仅仅依赖于后端报销无法做到,报销智能化仅仅只是费控数字化体系建设的一个局部。

试想下,如果差旅管理能够做到:出差事前审批,对差旅费预算及规模进行控制;员工预订环节看得见,过程可追溯;数据实时传输,账单同步对接,票据自动归集,报销自动核销。人机协同,从费用申请到报销全流程自动化、移动化,高效快捷,那么不按规定开支和报销差旅费的现象可还会发生?

回顾整个差旅费控行业发展历程和企业对差旅及费用管理的实践,从1.0模式的线下散采,到2.0模式依靠TMC服务,再到3.0费控报销跳转模式,企业差旅管控的模式与技术虽然在不断升级迭代,但在消费侧跳转第三方TMC使得差旅消费场景仍然游离于企业费控体系之外,难以实现费控闭环,直到4.0模式出现,结合费用管控做差旅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赋能差旅费控平台,才从根源上真正解决了企业当下的差旅管理顽症。

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科学的差旅采购方案、一个完善的内控制度执行平台、一个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费控数字化解决方案。

02 差旅费控4.0:从3.0到4.0的跃升

从行业发展看,3.0再到4.0的升级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融入全面消费场景并纳入费控体系,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二是智能化技术重塑财务费控的人性化体验,从而推动人人费控的企业理想。

不同于简单的报销系统,差旅费控4.0模式汲取了30多个行业、100多家头部企业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将差旅消费场景深度融入费用管控,建立聚合多供应商的开放性集采平台,实现一品多供比价,满足企业采购环节合规要求,从消费源头管控费用,让每个员工自觉参与费控,最终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全链路闭环管理。

差旅费控4.0模式在创新层面的成功实践,背后有怎样的理论基础和特色优势?这是许多专家都很好奇的地方。

第1个就是比价——业内首创的费控平台+集采比价平台的模式。比价很多厂家都能做,但是做的程度和专业化是有差异的。以机票比价为例,大家常见的是把所有的机票数据展示,这个航班多少钱,那个多少钱,这个只是同频比。其实我们还要做到同维度比价,做到同航班、同舱位比价。因为机票一个舱位上可能会有多个报价,比如航司官网价、分销商特价、企业协议价等等,所以不一定是同舱去比较。比价也要考虑到企业跟航司的协议量,协议的考核什么时候完成,并不是价格最优就是最终的最优,这里面的一些运营控制非常重要。

第2个是基于类型的条线化、场景化的管理模型。费用管理是专业性极强的业务,横跨业务、财务、税务三大领域。许多软件是基于财务的角度来设计的,员工在使用时要选择会计科目,还有要求员工在报销时选择这笔支出属于哪个专项的账户,并且要填写账户号和银行信息。但并非所有员工都知道专业化的财务知识,所以他们在使用时总会感到很费劲。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最终总结出来了一个从业务类型出发的管理模型,以业务类型为基础,条形化的设置该业务适用的范围、表单模板、审核流程、报销校验规则、付款规则及预算设置、费用标准、费用模板及查询、预订管控规则。企业把提供出来之后,业务类型和它的费用类型以及会计科目,系统可以自动配置好,员工只需根据发生的事项走不同的流程,财务也不用关心是否归集到了正确的费用类型和会计科目,通俗易懂,使用方便。

这也是第3点的创新,基于企业管理的全方位的管理思想,而不是简单做成报销系统,不仅仅只考虑财务环节,还要考虑业务管理诉求,财务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参考资料:百家号 行业洞察|差旅费控4.0模式的数字化创新和实践。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