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文化遗产专业是出来做什么的

文化遗产专业:保护与传承的使命

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核心是保护各类遗产,包括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有保存价值的建筑、景观、口述史、表演形式、手工业等。无论知名景点如故宫、颐和园,还是不知名村庄的祠堂,都是我们保护的对象。近年来,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更新也纳入了遗产保护的范畴。这是一项跨专业学科,背景涵盖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学、考古、历史、社会学、博物馆学、环境设计等。入门门槛不算高,掌握一些制图软件如Auto CAD、Arcgis等即可。建筑修复是专业性最强的一环,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但并非高不可攀。

虽然在国内外,遗产保护专业都相对小众,但对历史建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充满热情的人可以考虑。国内高校在建筑、规划、景观、考古等专业下可以进行遗产保护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遗产保护专业下,建筑和景观侧重古建筑保护利用,规划侧重街区保护、名城保护规划,考古侧重古建筑修复保护等。美国在遗产保护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包括政策、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等。

遗产保护专业的校内外生活相当丰富多彩,尤其适合喜欢旅行、拍照的人。本科阶段,设计课程促使学生探索北京的神奇大街小巷,而硕士阶段则包括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城市档案馆等,进行实地研究和项目实践。旅行景点难以体验的深度理解成为遗产保护专业独有的魅力。

职业发展方面,遗产保护收入不如金融、计算机行业吸引人,但其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岗位需求量不大。选择继续攻读博士,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是许多人的选择。直接就业,可选择规划院、设计院、遗产研究机构、博物馆、政府相关部门等单位。这个职业领域的人更加注重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而非物质追求,勇敢地遵从兴趣,不随大流。

误解在于认为遗产保护追求拒绝变化、拒绝拆迁和保持原始生活方式。实际上,遗产保护追求合理控制变化的方向和速度,不拒绝基础设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和保护历史建筑的和谐共存。希望每位对这一领域有兴趣的同学都能找准方向,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所成就。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