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一年级就把孩子送私立学校寄宿,结局怎么样

1、“寄宿制”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教育大咖尹建莉曾经说过一句话,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就是半个孤儿院孤儿。孩子在幼年时期,其情感依恋主要来自于父母,他们需要建立生命最初的安全感。而充足的安全感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在父母爱心浇灌下成长的孩子,才能形成自信乐观的性格。

尤其是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正在萌芽。这时候正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孩子如果缺少了最基础的情感环境,那么孩子的性格就会出现问题。而寄宿制,就是人为的强制性地将孩子与家庭和亲情隔离,使其进入集体生活,是反自然反人性的,是揠苗助长。

2、“寄宿制”不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现在很多家长走入了一个教育误区:他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花费大量的金钱,却不愿意花费时间来陪伴教养孩子。他们宁愿以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为代价,去获得更多的金钱。然后再去给孩子找一个似乎更好一点的“寄宿制”学校,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

可是,世间所有的好处都是需要代价的。你今天对孩子所偷的懒,时间都会一点一点地向你讨要回来。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家长确实是解脱了。可以全身心地去努力工作,可是父母把孩子推出去的那一刻起,亲子关系也会遭到破坏。加上这时候孩子正处于叛逆时期,许多父母就会发现,当你想管孩子时,孩子已经不再听你管教了。

3、“寄宿制”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校园霸凌

近几年来,校园霸凌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被霸凌的孩子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父母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寄宿制”的孩子同样也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长期待在学校的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性格往往会变得内向懦弱,胆小怕事。这样的孩子一旦在学校被人欺负,怕被报复而不敢告诉老师。想告诉父母,父母又不在身边。最后,只能忍气吞声。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