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架借阅制发展过程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2:38:20
在欧洲的中世纪后期,尤其是意大利的罗伦佐图书馆,已经可以看到开架借阅制的初步形态。然而,早期的图书依然被铁链锁在书架或阅览桌上,读者只能在馆内阅读,无法外借。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图书数量剧增,一些图书馆开始尝试开放书架,允许读者自主取阅。然而,图书馆界对图书保管的传统重视阻碍了开架制的推广,这一问题引发了长期的争论。
直到19世纪后期,美国出现了倡导开架制的声音。1879年,美国的一些图书馆率先实践开架制,这为它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欧洲的几个国家也相继接纳了这种新的借阅方式,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更是将其普及全国。二战后,开架制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英、美、日等国不仅采纳了开架制,还将其法律化,规定了图书馆中开架藏书与全馆藏书的最低比例,以保障读者的权益。
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尝试实施了开架制。进入50年代,专门图书馆普遍采用这种模式。到80年代,大部分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开架借阅制。随着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架制如今已成为图书馆借阅制度的主流。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