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不是美国托管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09:56:32
加拿大不是美国托管的
是英联邦国家,其国家元首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政府宣布对女王效忠。其地位在法律上与英国平等。
加拿大原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居住地。16 世纪沦为法、英殖民地,后又被法割让给英国。1867年,英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此后,其它省也陆续加入联邦。1926年,英国承认加的“平等地位”,加始获外交独立权。1931年,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也获得了同英议会平等的立法权,但仍无修宪权。1982年,英国女王签署《加拿大宪法法案》,加议会获得立宪、修宪的全部权力。
但是加拿大和美国历史上渊源很深,为什么加拿大没有与美国合为一个国家? 也许从下面一些历史事件找到答案.
美国在世界各地横插斜打为自己的国家和公民谋资源谋福利,却偏偏放着加拿大这个资源大国于不顾,何也?说实话,这不是美国没有这个狼子野心,而是在历史上,美国确实被加拿大教训得不轻。现在他们都是独立的国家,但是美国从独立那天起就没有放弃过对北方大片领土的三尺垂涎,而加拿大这个国家的建立也和美国发起的两次入侵息息相关。可是,经过两次直接对抗,美国根本就没有从加拿大军队的手里捞到任何好处,还使得加拿大这个英属北美殖民地变成了越来越强的邻居国家,最后两个邻居终于相安无事至今。
首先是美国独立战争:先不说美国十三个反叛殖民地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后,有大批保皇党人不愿和那些反叛者同流合污,来到了当时仍然是英属殖民地的加拿大新斯科舍和安大略,为加拿大和美国之间凭空增添了过节。
单说当年英属北美闹独立的十三个殖民地既然脱离宗主国另立门户,宗主国英国自然不想让这个逆子的日子好过。无论是在北美大陆上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双方在领土、贸易、殖民地、宗教和文化等领域无不发生冲突。美国也是从他独立那天起就养成了作为逆子所固有的桀骜、恶霸脾性。于是一老一少之间就发生了种种矛盾。其中最大的矛盾便是1774年英国在加拿大实施的《魁北克法案》。其实这是英国为了招抚魁北克法裔人口的妥协让步,却激怒了北美闹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因为,根据《魁北克法案》,当时的魁北克辖区应当包括密西西比河流域往西的地区和今天俄亥俄州,这不仅阻碍了美国的西进,而且美国人一但进入还得受法国民法管制,美国清教徒还受不了《魁北克法案》赋予天主教的特权,最终酿成了一场美国入侵加拿大的战争。北美十三个州组成的大陆会议, 希望加入 “反叛”的殖民地越多越好。既然英国的《魁北克法案》阻碍美国向西开疆拓土的路线,我美国就来个釜底抽薪,干脆设法让魁北克也一起独立。英国在北美除了已经独立出去的这十三块殖民地外,还有与之相连的魁北克(后分为上加拿大, 下加拿大, 又称加西和价东, 即今日的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纽芬兰、爱德华王子岛、新斯科舍、新布鲁斯维克等殖民地。但美国的一厢情愿没有得到这些英属殖民地的青睐,这些地区,尤其是魁北克,虽是法裔人口为主,但经济的依存性,迫使他们选择了继续追随英王,没有因美国的 "煽动"而头脑发热。
在1774年,也就是通过《魁北克法》之后的一年里,南方十三个反叛殖民地就向北方的加拿大派遣了两支军队来搞定他们的“第十四个殖民地”。当其中一支军队在理查德•蒙哥马利(Richard Montgomery)的领导下攻取了蒙特利尔时,加拿大的英国总督盖伊•卡尔顿爵士(Sir Guy Carleton)只身仓皇出逃。卡尔顿及时逃到魁北克城,组织起了针对本尼迪克特•阿诺德(Benedict Arnold)军队的防守力量。阿诺德开始包围这个要塞城堡,并在那里很快就与蒙哥马利会合。在这个冬季进行的战斗中,蒙哥马利战死,阿诺德将军受伤。春季到来之后,进攻方不得不撤退下来。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后期,加拿大领土上基本没有发生其他战争。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