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的大名是什么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7:43:38
大名 是日本封建时代对一个较大地域领主的称呼,由“ 名主 ”一词转变而来。 在日本古代,统一的国家武力建立以前,土地或庄园的领主为了保护自家产业,大多拥有自己的武力,以武士为骨干。所谓“名主”,就是土地或庄园的领主——武力较强、领地较大,甚至管辖一整个令制国的领主就是“大名主”,简称“大名”,有些势力范围广达数个令制国的大名,又被称做“大大名”;否则即为“小名”;全部大小领主可以合称为“大小名”。日本各时代对“大名”的资格定义不尽相同,不过同样都是指一个较大地域的领主。 发音演变 室町时代的辞书《节用集》中收录了“たいめい”(Taimei)与“だいみょう”(Daimyou)两种发音,前者所指的是守护、大领主之意,而后者是指有钱人。在日本战国时代,对大领主仍以“たいめい”称呼较多;17世纪初期,《日葡辞书》中依旧收录了两种念法,不过在语义上已无明确区别,两者都是大领主的意思,直到经过江户时代,才统一以“だいみょう”称呼大领主。 历史 室町时代 在室町时代,大名是由幕府任命,又称为“守护大名”。他们在经济上掌控一个到数个分国的庄园与公领,以扩大守护领国的势力。对于地方武士(“国人”),大名对他们支配能力则有限。大名掌握领地过大时,会任命家臣为“守护代”协助掌管部份分国。 战国时代 在战国时代,无须幕府任命,只要支配数郡到数国势力,能稳固支配国人者,就是大名。战国时代的大名一般被称为“战国大名”,出身背景以守护、守护代、国人和平民四种为主。 江户时代 在江户时代,知行一万石以上者便称为大名;当时全日本有超过200家大名,在江户幕府的统治体制下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类。 亲藩大名 亲藩大名是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藩领,在这之中有着御三家之称的尾张、纪伊、水户藩最为重要。御三家制度由德川家康所创,其义在于当将军家没有后继者之时,以水户家作为大名继承人产生的监督,而继承人则在纪伊、尾张两家产生。在初代将军德川家康生前创设御三家之后,第8代将军德川吉宗时又让自己的次子德川宗武创设了田安家、四子德川宗尹则创设了一桥家,之后的第9代将军德川家重又让次子德川重好成立清水家,此后即确立了御三卿的体制,其家格仅次于御三家。 谱代大名 即世袭的大名世家,是指在1600年的关原之战以前一直追随德川家康的大将。谱代大名地位仅次于亲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有权力,俸禄却很少,如本多正信、大久保忠邻等。德川家康设计幕府统治必须完全由亲藩和谱代大名操控,外样大名不得参与。 外样大名 外样大名则是在关原之战被迫臣服的大名,他们有的拥有雄厚实力,如加贺藩的前田利家有一百零二万石领地、萨摩藩的岛津忠恒有七十七万石领地、仙台藩的伊达政宗有六十二万五千石领地,三者皆外样大名而又是全国领地最多的诸侯,不过,却没有亲藩或谱代大名的权力,又常被幕府监控,即使有心要反抗德川家,也无法成事。因为外样大名的领土多在偏僻的外边,在锁国时期反而最容易跟外国势力结合,成为倒幕的主要动力。
下一篇
深圳大学在南山区哪里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