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李光前教育事业

李光前,其一生中最大的追求便是教育事业。他深受陈嘉庚先生的影响,目睹了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与对教育的无私奉献。李光前深知,自己的教育之路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因此,他决心用自己赚取的财富来支持教育,兴办文化事业。

1927年,李光前独立创办企业,开始以独立资产资助厦门大学。自1927年至1934年,李光前及黄奕住、林文庆、群进公司等相继捐助厦门大学及集美各校经费,合计20万元。1934年,陈嘉庚的公司收盘后,厦门大学和集美各校经费得到李光前的大力支持。那一年,李光前与黄奕住、林文庆及群进公司共捐资10万元作为经费。1936年,李光前捐赠5万元支持陈嘉庚筹措16万元购买橡胶园,作为厦大基金。

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光前在故乡南安梅山创办“国专小学”,并于1943年创办“国光中学”。1952年,他为家乡捐资数百万元,扩建梅山学村,并新建幼儿园、中学、医院和影剧院。国专中学和国专小学先后成为福建省重点学校,国专医院也成为了福建晋江地区著名的肿瘤医院。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李光前继续支持陈嘉庚修复厦大校舍,1951年至1955年,新建校舍和公共设施共24幢,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1952年,李光前设立“李氏基金”,用于教育慈善公益事业。1964年,他将其名下南益股权悉数捐赠给基金,成为南益集团最大的股东,每年股息全部用作慈善公益。

1952年,李光前设立“李氏基金会”,积极捐助文教及社会公益事业。1957年,李光前在国内外华人的事、教育的事上竭尽全力,散尽钱财。1957年,他被马来西亚柔佛苏丹授予“拿督”荣衔,次年获得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62年,新加坡政府聘任李光前为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1983年,李光前支持建立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

李光前夫妇育有六个子女,他们继承了外祖父陈嘉庚和父亲李光前爱国兴学的优良传统,继续支持厦门大学的办学。1967年李光前逝世后,三兄弟主持新加坡李氏基金会,依然遵循基金会“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支持科技文教活动,包括资助厦大。

凡到过厦门大学的人,无不被其标志性建筑群——建南楼群所吸引。这组建筑凝聚了李氏家族两代人的付出。1994年开始,李氏基金会陆续捐赠1600多万元人民币,对建南楼群及前的石板路进行全面翻修,使楼群焕然一新。基金会还捐资527万元在原址新建校医院门诊大楼,资助厦大举办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基金会再次向厦大捐资5000万元用于医学院与护理学院的建设。

扩展资料

李光前(1893-1967),福建省南安人,儒商的楷模、东南亚橡胶大王、教育家、慈善家。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县(改革开放后,改为南安市)梅山镇芙蓉村,原名李玉昆。李光前热心社会公益的一生,深受其岳父陈嘉庚先生的影响,对新马地区和故国桑梓的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