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家庭(服务)信托(一)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2:19:42
家庭信托:新规范下的财富管理新航道
随着银保监会于2023年3月20日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实施,信托业务的分类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政策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别,旨在强化业务实质分类,回归信托服务本质。
早在2017年,原银监会曾提出信托业务的八大分类标准,但后续因标准模糊和实践中的操作困难,未能全面推行。而《通知》的出台,正是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明确了家庭服务信托——这个“回归本源”的财富管理新形式。家庭服务信托,即“家庭信托”,是信托公司为满足单一自然人或其家庭成员需求,提供的风险隔离、财富管理和分配等服务。
定义与意义
家庭服务信托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低门槛,被称作“丐版”家族信托,与传统家族信托在设立条件、期限、服务内容和受益人等方面存在差异。尽管门槛较低,但家庭服务信托的委托人范围比家族信托更广泛,包括所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而非仅仅局限于亲属关系。
对信托公司而言,家庭服务信托带来的意义重大。首先,拓宽了资金募集渠道,因信托产品私募性质,高门槛通常限制了投资者范围。其次,监管层对信托公司与银行、险资的关联交易加强了监管,确保信托业务遵循主动管理原则,避免成为通道业务。在资管新规的严格要求下,信托产品的操作空间受限,投资选择变得更为谨慎。
《通知》中的新变化
在《通知》中,家庭服务信托的两个关键调整值得关注。一是明确了在设立阶段需满足信托财产规模下限,尽管表述有所调整,但监管态度始终如一,排除了误解的可能性。二是投资内容的扩展,允许家庭服务信托投资更广泛的金融产品,包括增加了同业存款作为底层投资标的,同时放宽了最终投资标的的选择,为信托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总的来说,新的分类体系和家庭服务信托的规范,标志着信托行业正朝着更精细化、更注重服务实质的方向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随着政策的落地和执行,家庭服务信托有望在合规与创新间找到平衡,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