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理解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举例说明

总趋势:国际战略格局由美苏两极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因素:资本主义阵营方面

1. 欧共体的形成及发展,逐渐增强了欧洲国家的集体实力。

2. 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使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经济力量。

3. 美国深陷越战,又逢1970年代经济危机,实力相对衰退,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社会主义阵营方面

1. 随着中苏关系恶化,战后初期形成的铁板一块的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2.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国际格局中一支重要的制衡力量。

两大阵营之外

随着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出现。以不结盟运动为重要标志,以联合国为斗争舞台,第三世界国家在反殖反霸斗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联合斗争的重要成果。

剖析:此题考查的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其动因,涉及近现代几个世纪的历史。要求从宏观上归纳出几次大的国际关系格局,并能分析得出几次国际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从而认识其规律。从世界近代开始,世界格局大的演变有三次,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每次变动都是由于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关系均势而出现的。

参考答案:

变化:

① 19世纪出现了第一个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维也纳体系,欧洲大陆各大国一度“势力均衡”,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出现了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国际关系结构。英国虽然削弱了,但仍保持住了海上优势和庞大的殖民地;美国虽然经济实力大增,但军事实力在英国之下。

③ 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出现了美苏两分天下的两极格局。这是由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和苏联军事政治实力的增强造成的。

原因:

由上列叙述可知,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的对比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