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时配乐与不配乐的异同点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0:00:39
配乐生动,更容易感受到朗诵的内容所要表达的东西,让人更有兴趣。不配乐就枯燥、听的人要认认真真听才能明白朗诵的内容。
在朗诵时用专门谱写的曲目,来改变以往朗诵时音乐与诗歌相分离的状况,能使诗歌与音乐在相互激发、相互生成的现场感中弥散出超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从朗诵的声音中飞出一把把小李飞刀,把诗歌的蝴蝶钉在听众的耳朵上.使朗诵成为一种激发文本新的生命力并将其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引向受众的现场艺术
以往的朗诵会多以圈内人和假定具有圈内人潜质的文化青年为理想受众,因而朗诵会的场所多设在文人云集的酒吧、大学、书店甚至阔气一点的艺术家本人的家中,其本质还是精英文化时代的沙龙的变体。
但新千年以来,一些朗诵会的策划者开始有意地把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都市大众作为理想受众,其目的不是达到“圈内”的交流而是期望接受到更为奇妙的“视野的碰撞”,而这类朗诵会的运作方式也由以往的同人运作演变为正规的商业运作,使得以往所谓的“精英文化”能够被有效地纳入到主流生活的价值链之中去,这一点,正符合一种双向的必需:小众文化在新的情形下适应新的依存逻辑的必需、公众文化建构走向市场细分和多元化的必需。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