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教育心理学是什么时候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创、发展、成熟和完善。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它是初创时期。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并将其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因此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然而,这一时期大多数著作都是基于普通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教育问题,主要讨论的是学习相关的内容。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在这一时期相互对立,但未能形成完整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进入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教育心理学进入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思想,如儿童心理学、学科心理学、弗洛伊德的个性和社会适应理论,以及生理问题,还有程序教学的兴趣等,导致教育心理学变得较为混乱。尽管行为主义开始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但缺乏一种核心理论体系来领导这些思想。因此,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并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教育心理学进入了成熟阶段。随着教学心理、学习心理、评定测量和课堂管理等内容的相继出现,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逐渐形成。至此,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校教育服务。随着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和认知主义的兴起,教育心理学开始更加注重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等领域的研究。人本主义的出现也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进入了完善阶段。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思想进一步传播,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综合。研究开始转向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等领域,建构主义的兴起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不仅更加完善,还为实践提供了更好的指导依据。

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建立学科到内容混乱再到形成独立理论体系,最后到完善深化的过程。如果以独立标志性来衡量,可以以桑代克为标准。如果以理论体系的完善程度来衡量,则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能看出。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