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基督教史学兴起

罗马帝国后期,社会危机加剧,基督教迅速传播。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确立基督教合法地位;公元392年,塞奥多修斯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并禁止其他宗教,意在巩固政权。然而,罗马帝国终走向崩溃,基督教未能挽救其命运,反而使其衰弱。部分人指责基督教导致罗马人不再关注实务,爱国心下降,防务空虚,使"蛮族人"不断冲击边境。基督教教父和主教为回应异教徒批评,以《圣经·旧约全书》为依据,广泛搜集史料,编写历史,证明基督教的历史性、合理性与正确性,推动早期基督教史学兴起。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掠罗马城后,圣·奥古斯丁写作《上帝之城》,回应异教徒对基督教的指责。他在书中表达了对教会的热爱,并保卫上帝国,反驳攻击者的指责与歪曲。这段引文形象地说明了早期基督教史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尽管早期基督教史学不属于中世纪范畴,但其意义与价值无疑是中世纪欧洲史学的先导。从公元5世纪末起,基督教史学取代古代希腊·罗马史学,成为欧洲史坛的主导力量。基督教的神学史观全面改造了古代观念,史学成为神学的附庸。这标志着基督教史学在欧洲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