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厂商通过什么手段获取消费者剩余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0:13:41
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会选择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的产量进行生产。消费者愿意为这一产量支付的价格在需求曲线(MB)上的点B处体现,因为MB反映了不同数量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因此,生产者剩余由四部分组成(假设通过D点的平行线交y轴于W,MC交y轴于S),即区域BDS.PM。消费者剩余则由区域BE.PM表示。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购买商品支付的价格与他们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例如,如果张三本愿意为购买空调支付1000元,但最终以800元成交,那么消费者剩余为1000-800=200元。
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从销售商品中获得的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后的利润。消费者剩余更多地体现为心理上的满足感。
值得注意的是,Hicks需求曲线与常见的马歇尔需求曲线(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称为瓦尔拉斯需求曲线)不同。Hicks需求曲线是通过心理实验得到的,它不能直接观察到。在固定效用水平下,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导致购买量的调整,从而得出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即Hicks曲线。不同的效用水平对应不同的Hicks曲线,而马歇尔需求曲线是在固定收入水平下得到的。Hicks需求曲线通常比马歇尔需求曲线更陡峭。
如果Hicks曲线可以直接观察到,经济学家可能会选择使用Hicks曲线下与价格对应的面积(即补偿变动CV)来表示“剩余”,因为Hicks曲线直接来自效用(而效用不一定直接由收入决定)。然而,Hicks曲线无法直接观察到,而且消费者剩余(CS)与补偿变动(CV)非常接近,因此使用CS来表示“剩余”是可以接受的。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这种市场结构最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市场情况。为了追求细分市场的垄断地位,厂商不断推出质量相同但形式各异的新产品,这满足了消费者的更多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需求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是无法满足的,尽管完全竞争市场在理论上的经济效率最高。然而,由于产品缺乏差异性,厂商不会研发新产品,导致消费者的许多愿望无法实现。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