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提升护理质量实施方案

院属各科室:

为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在全院的深入落实,根据卫生部的相关政策与活动,结合“等级医院评审细则”、“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及“创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等措施,制定20XX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为指导,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XX版)》,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旨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

二、工作目标

通过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深化专业内涵、加强科学管理,实现护理工作与公立医院改革、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紧密结合。具体目标如下:

保持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覆盖率100%。

争创国家级、省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病房及个人。

住院病人满意率≥98%,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

健康教育知晓率≥80%,护理措施到位率≥90%,康复指导率≥80%。

试点护士岗位管理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 领导组织与宣传

成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领导小组,确保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召开全院护士大会,传达实施方案,确保每位护士了解并落实。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 完善护理制度

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及专科护理常规。

培训各级护理人员,确保规章制度的落实。

(三) 提升护理质量

完善三级质控体系,强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定期组织培训,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监督考核护理服务,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作为评优依据。

落实护理质量日常检查,及时纠正问题。

广泛收集反馈,持续改进护理服务。

(四) 改进护理模式

实施责任护士床位包干制,提供连续、全程护理服务。

建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确保临床需求。

改革排班模式,动态调配人力或班次。

补充临床护士人力,确保一线护士比例。

规范护理文书,提高工作效率。

前移护理工作重心,优化护理流程。

(五) 绩效考核

综合考评护士,与薪酬、晋升、评优挂钩。

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调动积极性。

完善聘用制护士管理,提高待遇与奖励。

(六) 服务公示与评价

公示分级护理服务内容,提高透明度。

统一制作安全标识,提供护理提示。

细化护理标准,制定服务细则。

加强患者及社会评价。

(七) 部门配合

人力资源部补充护士人力。

供应室、药剂科、后勤科、设备维修科提供支持。

财务科确保护理资金。

(八) 教育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强化法律、责任、安全意识。

培养与使用专科护士。

分层级护理技能培训。

评选表彰优秀护士,激励工作积极性。

(九) 深化护理服务内涵

提供生活所需设施,开展爱心服务。

制作安全标识,提供温馨提示。

加强导诊服务,提供人性化关怀。

落实护理服务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实施计划

动员部署(20XX年2月):传达实施方案,组织学习,确保参与。

组织实施(20XX年3月-11月):制定考核标准,定期检查,注重实效。

总结阶段(20XX年12月):总结经验,表彰优秀,持续改进。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