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班组组织如何管理

班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员工由被动管理向自主管理的转变,确保企业规章制度在员工岗位上得到贯彻执行,并把企业的管理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我们需要不断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不断完善班组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第一,加强领导,合力推进。需高度重视班组建设,加强领导力度,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工会为主导、相关专业组为成员的班组建设领导机构,共同推进班组建设工作。

第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应认真执行活动方案,建立完善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工作有计划、管理有标准、考核有细则,形成有利于加强班组建设和提升管理水平的长效机制。

第三,建立机制,逐级推优。实施动态管理,完善班组考核奖励制度。坚持逐月考核、年度评优的原则,对表现突出、达标创优的班组给予奖励,对不能保持先进性的班组及时取消荣誉称号,以激励进步。

第四,营造氛围,推广先进。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营造有利于加强班组建设的良好氛围。发现并及时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召开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设立班组论坛,加强学习交流与宣传,提升班组建设工作整体水平。

第五,软硬兼施,拓宽渠道。从资金、场所、设施、管理等多方面满足员工多层次需求,建立班组长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充分发挥班组长在班组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统一中心站设计布局,统一配置宣传栏、生产、生活设施等,改善工作环境。

第六,主题载体,推动建设。按照上级工会工作要求,组织全体员工开展“节约挖潜 降本增效”、“安康杯”和“巾帼建功”等主题活动,设立班组建设信息沟通平台,促进班组工作信息化建设。

第七,员工培训,提升素质。以职业技能竞赛为主要形式,全面推广员工培训。坚持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不断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八,文化建设,持续推动。充分发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育人作用,建立完善相应的精神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对职工进行优秀石油传统文化教育。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坚持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健康与情操相宜、文化与体育相容的形式,开展各类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形成符合员工心声的特色文化,陶冶职工情操。

(一)“人”的管理

在四大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无论是设备的操作、检修、保养,还是材料的验收把关,以及作业方法的遵守和改进,都依赖于员工的智慧和积极性。因此,班组长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 加强对员工的技能训练。

(1) 确保员工充分理解质量标准和作业标准。

(2) 要求员工按要求充分理解质量标准和作业标准。

(3) 对员工进行个别且具体的指导。

②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1) 加强对自己作业质量的控制。

(2) 提升对自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宣传教育。

(二)“设备”的管理

所说的“设备”包括设备、机械及装置以外的夹具和测量器具、工装等。设备管理是要及早发现设备的不良并分析其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并进行预防性维护,以防患于未然。对设备和机械,包括夹具、测量器具等,都需要班组组织员工进行日常检修,以及依据一定标准进行定期的检修和调整。班组的设备管理主要指关于设备的正确使用、日常维护管理。其最基本的任务是:合理使用设备,精心维护设备,及时修理设备,作好必要的原始记录,使设备处于“健康”状态,这也是我们班设备管理员所提出的口号。实际管理中我们在领导的指导下建立了班组的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的主要职责:

1、监督大家对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

2、对设备的综合效率进行分析控制,收集设备的原始记录。

3、联系设备动力部协助共进组开展1STEP设备初期清扫活动。

(三)“材料”的管理

这里的材料,不仅是产品的原材料,也包括生产中所使用的零件和辅助材料等。材料的管理主要是加强验收检查,改进保管方法,避免材料的碰伤、变形和变质等。对保管中的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对将出库的材料严格检查把关。班组建立了材料管理员,负责班组的日常材料接入及投入记录,对出现的不良工件及原材料及时做好三包处理及报废处理,并做好记录。

(四)“作业方法”的管理

应将最佳的作业方法予以标准化,并成文,由班组长向员工彻底宣讲说明。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