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探析如何让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生动起来

根据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小学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隐性原则在语法教学方面,提出了两种方法: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不少教师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巩固所学的语法项目时,采用了过于机械的练习形式,也可以说是采用了过多的显性语法教学。因此,我们应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TPR(全身反应法)、念儿歌等"间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语法。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

2意义先行原则由于孩子的关注点在语言的意义上,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语法教学上,英国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教学的前面两部分――理解与应用阶段使用隐性语法教学,在最后一部分――语法规则阶段才采用显性语法教学。

3适量原则除以上两点外,在解释语法项目时还要注意适量原则,即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罗嗦,费时费力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孩子糊涂及生厌。有些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尽可能详尽地解释,才能保证孩子运用的正确性,而且往往把孩子犯的语言错误归因于语法(语言点)讲解不够。其实,学英语就象学计算机或学驾驶汽车一样,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最关键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而且,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比不上成人,在涉及语法解释时更应特别注意适量原则。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