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师德高尚的老师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2:05:27
教师要经常自省:我认为教师这份职业,体现师德的意识是极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只是敷衍塞责地完成教学任务,那只是在应付。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的习惯,就能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反思自己是否尽职尽责。这种自我反省不仅能激励我们进步,还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这需要通过反省来实现。如果缺乏反省,就无法知道自己长处和不足,这容易让人骄傲自满,久而久之就会脱离群众,退步,甚至降低威信。当然,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提升自己。
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应该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师生关系得当,可以促进教学相长,形成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当,则会产生对立情绪,导致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深入研究学生心理,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无论是思想工作还是教学工作,我们的办法会更多,处理问题也会更慎重。只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和思想工作就会顺利进行。
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发现而已。每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厚此薄彼,做到一碗水端平。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开发:作为教师,深知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不应将师生关系仅视为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而久之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我经常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说完后再分享我的看法,然后探讨不同之处,这样能激发学生有见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时,这也对我们教师的思维有所启发。可以说,教学应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不和谐的师生关系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大弊端。处在新世纪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需要具备怎样的教师队伍?我认为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第三,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第四,必须改变封闭的教学方法;第五,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