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文学艺术、大自然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强调,中小学艺术教育应通过教师的艺术教学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品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生活,欣赏美。艺术的美源于生活,大自然是伟大的艺术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如冬雪、秋叶、夏海、春花等,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其次,让学生走进美术作品,欣赏美。美术作品是一种直观的、值得鉴赏的艺术品,它依赖于人类的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美术作品,帮助他们结合自己的观察、判断和想象来感悟作品。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完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最后,让学生走进美术评论。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理性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体现了个体的审美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健康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并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

总之,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培养的方法和形式多样,不应仅限于加强美术欣赏课,而应将审美教育融入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之中。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引导他们走向自然,走进生活,促进其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的发展。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