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写一篇关于营销策略的演讲稿

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制鞋工业经历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1985年至1995年这10年间,中国制鞋工业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年产量从1985年的26.8亿双增至1995年的57.3亿双。到了1997年,年产量进一步增长至62.9亿双,平均每年可为全世界每人生产一双鞋。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鞋业制造基地,也是世界第二大鞋类消费市场和最大的鞋类出口国。中国制鞋产业拥有约20000家皮革企业和160万从业人员,但国内鞋类总量的85%为中低档品,而大多数中高档鞋品均从国外进口。

中国鞋业品牌发展呈现出集群式态势,主要分为四大集群:广东鞋业基地(以广州、东莞为代表,主要生产中高档鞋,如新百丽、星期六等)、浙江鞋业基地(以温州、台州为代表,主要生产中低档鞋,如奥康、红蜻蜓等)、西部鞋业基地(以成都、重庆为代表,主要生产女鞋,如艾民儿、凯奇等)和福建鞋业生产基地(以泉州、晋江为代表,主要生产运动鞋,如安踏、361°等)。

在营销策略方面,鞋业市场的竞争趋向于渠道的竞争,而渠道的竞争又表现为终端的竞争。目前,专卖店、商场和鞋业超市是鞋业终端分销的主要渠道。专卖店的优势在于对品牌形象有保证,资金回笼快,信息反馈及时有效,但产品单一,品牌单一,可选择性差。商场投入费用少,消费者信赖程度高,但价格、品牌形象不明显,资金回笼慢,有一定的风险,费用高,对企业的管理要求高。鞋业超市产品丰富,单位成本低,可选择余地大,资金回笼快,但企业的品牌形象有所弱化。

中国鞋业品牌存在四大缺陷:鞋业品牌内涵的缺失、人性化的缺失、品牌顾客满意度缺失和知识产权意识缺失。

中国鞋业品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显示,“新垄断时代”的来临,顾客忠诚度向“品牌崇拜”的进化,事件营销和品牌销售之网络终端的强化是主要趋势。

总之,中国鞋业品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需要通过塑造品牌的独特核心理念、创新性的差异化概念、实施双品牌战略、打造区域性强势品牌和品牌形象的本土化等五大营销策略来提升竞争力。同时,企业需要关注品牌缺陷,并适应未来发展趋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