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什么是“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最初由美国汽车行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主要应用于公司管理。在九十年代末,政府也开始采用此方法进行规划。定义上,技术路线图是一种简洁的图形、表格或文字形式,用来描述技术变化步骤或技术环节间的逻辑关系,旨在为使用者明确领域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以及产品和技术间的关系。技术路线图具备高度概括、综合和前瞻性特征。

其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涉及资源、研发项目、技术、产品和市场。技术路线图适用于企业产品研发、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或国家战略规划。它是一种结构化规划方法,可整合各种利益相关者观点,统一预期目标。同时,它将目标、资源及市场有机联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属性,并对未来进行预测。此外,技术路线图还可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

技术路线图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如美国普渡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设立了技术路线图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研究与交流。国际上还定期召开技术路线图应用经验交流会,如2006年剑桥大学、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等联合举行的会议。同时,技术路线图论坛如Strateva和欧洲TRM Users Group等,为专业人士提供了交流平台。

技术路线图的作用广泛且显著,包括预测未来市场技术及产品需求、识别高潜力科学和技术领域、明确关键技术和技术差距、支持战略技术投资决策、减少风险和服务非生产性技术、强化合作公司间的关系、达成研发项目和计划的一致性、调整研发和投入水平、以及确定技术开发至市场应用的相关步骤。技术路线图的层次多样,从宏观层面到行业层面再到公司层面。

技术路线图与传统规划方法不同,它以“市场拉动”为导向,强调技术创新需满足企业进入未来市场的需求。此外,技术路线图基于公司的愿景和达到目标所需的技术,提供到达目标的路径,帮助识别、选择和开发正确的技术,使其在未来的市场中有恰当的产品。

技术路线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了公司与研究机构、政府之间的合作,形成创新伙伴关系,解决技术需求和研究问题。它推动合作、加强知识共享和减少技术投资风险,从而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技术路线图的应用有助于引导投资和资源配置,与行业优先顺序保持一致,增加国际市场份额。

技术路线图的种类繁多,根据执行层次或规模可分为公司层、行业层、计划层和项目层面的技术路线图。根据绘制过程的不同,技术路线图可分为市场驱动、技术驱动和科学驱动类型。此外,技术路线图还根据应用目的和构建方法存在其他分类形式。

技术路线图实施阶段包括准备、构建团队、界定范围和实施计划等步骤。实施过程中,企业领导者需高度重视,跨部门通力协作,明确愿景与目标,并设定范围。技术路线图实施的步骤包含确定主要产品、系统关键需求与目标、主要技术领域、技术驱动及目标、替代性技术与时间表、实施建议和注意事项等。

随着技术路线图在企业中的应用,它不断得到完善和修正,以更准确、高效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参考NASA技术分类的17个技术领域,如推进系统、飞行计算、航空电子、机器人系统、通信和导航、人类健康等,为技术路线图提供了具体框架,有助于企业规划和实施。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