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损伤检查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20:27:18
脑干损伤的检查主要包括病史询问、神经系统检查、头部检查、生命体征观察、全身检查、头颅X线平片检查、腰穿、CT扫描和MRI等。
在病史询问中,需要了解受伤时间、致伤原因、受伤时的情况以及伤后的表现,包括昏迷、近事遗忘、呕吐次数、大小便失禁、抽搐、癫痫发作以及肢体运动情况等。同时,需关注伤前是否有酗酒、精神失常、癫痫、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等疾病。
神经系统检查应重点检查意识、瞳孔、肢体活动、锥体束征和脑膜刺激征等。头部检查则需关注头皮伤、眼睑、结膜、乳突部、耳、鼻、咽部的损伤情况。生命体征观察包括呼吸、脉搏和血压变化。全身检查则需检查颌面、胸腹脏器、骨盆、脊柱和四肢的损伤情况。低血压和休克时应特别注意合并伤。
头颅X线平片检查对于怀疑颅骨骨折的患者尤为重要,需摄正、侧位片,必要时还需摄额枕位(汤氏位)片和切线位片。怀疑视神经损伤时,应摄视神经孔位片,眼眶部骨折时则需摄柯氏位片。
腰穿可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及颅内压情况。但对于颅内高压明显或已出现脑疝征象的重型伤患者,应避免进行腰穿。
CT扫描是目前诊断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能显示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气颅、脑水肿或脑肿胀、脑池和脑室受压移位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病情变化时应行CT复查。
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通常不进行MRI检查。然而,对于病情稳定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大脑半球底部、脑干、局灶性挫裂伤灶和小出血灶、等密度亚急性颅内血肿等,MRI检查常优于CT扫描。
扩展资料
脑干损伤是指中脑,脑桥和延髓的损伤,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常分为两种:原发性脑干损伤,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下造成的脑干损伤;继发性脑干损伤继发于其他严重的脑损伤之后,因脑疝或脑水肿而引起脑干损伤。
上一篇
电信建设管理办法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