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教师教学效能感具备什么样的作用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效能感高的教师相信自己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成才,便会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努力工作。在教学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能够坚持不懈,勇于向困难挑战。效能感低的教师则认为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影响巨大,而自己的影响则很小,不管如何努力,收效也不会大,因而常放弃自己的努力。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效能感高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会注意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不断学习有关的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效能感低的教师由于不相信自己在工作中会取得成就,便难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总结和提高。

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效能感高的教师在工作时会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往往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效能感低的教师在工作中感到焦虑和恐惧,常常处于烦恼之中,无心教学,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效能感高的教师注意对全班学生的指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效能感高的教师表现得比较民主,鼓励学生自由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用表扬、批评等外部强化控制学生。当学生失败时,效能感高的教师表现得很有耐心,他们会通过重复问题、给予提示等方法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着教师的行为,而教师行为必然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同时教学效能感也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扩展资料

影响教师效能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自我效能理论者也广泛探讨了教师效能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了影响教师效能形成的基本因素。

指出教师效能的形成与发展会自然受到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即掌握经验,观察榜样教师教学获得的经验即替代经验,社会劝说和教师自身的情绪等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时教师效能也会受到所教学生和班级,学校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学校教师集体效能的影响。

1、教师基于自身的知识,能力,技能等,从事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获得成功,是提高教师效能的基本条件,教育教学实践的成败经验对教师效能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为重要。

2、进行教学观摩,观摩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和教学艺术,能够对观摩者的教师效能起到替代性的强化作用。

3、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言语劝说,引导教师进行恰当的成败归因,唤起其积极的情绪体验,强化班级,学校积极的文化心理范围,提高教师集体效能,也都能不同程度的促进教师效能的发展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效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学效能感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