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自动化供水技术发展阶段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2:13:49
水厂自动化供水技术发展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分散控制阶段,各部分水厂系统独立自动控制,彼此互不相关。第二阶段为水厂综合自动化阶段,整个水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生产,同时各个独立子系统能够独立工作,并共享水厂信息,同时具备分散控制的可能。当前大部分水厂处于此阶段。第三阶段为供水系统综合自动化控制阶段,要求供水企业共享信息,实现城市或地区供水系统的自动控制。目前,我国中小水厂多处于第一或第二阶段,大型水厂达到第三阶段的较少。国外,尤其是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实现供水系统的全自动化,并开始实行分质供水,对水厂内部自控系统不断改进。
当前水厂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形式包括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集散型控制系统(DCS)、IPC+PLC系统。SCADA系统组网范围大、通讯方式灵活,但实时性较低,难以实现大规模和复杂控制。DCS系统采用分级分布式控制,实时性较好,但编程工作量大,对开发和维护人员要求高,开发周期长。IPC+PLC系统能够实现分级分布控制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具有高可靠性、方便的组网、编程和维护,开发周期短,系统内配置和调整灵活,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因此,IPC+PLC系统成为了当今水厂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
综合分析国际和国内水厂发展的特点以及现有自动控制系统可知,自来水厂的控制技术与核心组成基本相同,主要包含水质检测技术、水处理技术、变频节能技术与综合自动化系统四个方面。自来水厂自动化供水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供水效率、保障水质安全、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进料余料结转是什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