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求问科研创新的高级模式与如何提出想法

科学研究毫无疑问是要创新的,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可是真正的创新却是很难的。

通过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总结,觉得创新模式有以下五种:1. 对他人方法的改进;2.对前人理论的进一步完善;3.对一个研究目标提出新的方法或途径;4.通过巧妙的手段提出新观点或新理论;5.通过新观点或新理论的建立,创造新的或是更高效的方法,进一步制备具有产业化前景及商业化价值的新产品,用于民生及社会的改造。

以近二十年来碳纳米管的研究为例,可以对这五类模式的研究进行分析和对照。电弧放电发现碳纳米管后,人们纷纷对电弧法进行改进,以期得到好的产品,在这过程中研究者不断提出这种方法下碳纳米管的生长理论,很多研究者也不断完善这些理论模型。同时,利用这些模型和理论,人们又提出新的方法,比如 laser ablation,来制备碳纳米管,此时人们又不断改进实验手段提出新的生长理论,产生很多争议也产生很多进步,建立了合适合理的理论。最终根据建立起来的理论,研究者巧妙的利用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厘米级、质量高的碳纳米管,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和民用化。这样,理论实实在在地指导了实践!

如果将这些研究的模式按照层次来评价,从前到后层次是依次提高的,前两种可以说是基础的低创新性的研究,中间两种应是探索性的更高一层的创新性研究,到最后一种算是高层次高创新性的研究了吧!对照我们研究组的研究内容,更多的还集中在中间三种研究模式上,每项研究和每篇文章都有其对应的模式。要想到达第五重的高级模式,我想需要的是更加大胆地思考,更加缜密的分析及更加的勤奋吧!

另外,创新需要好的想法,有意义的、有真正价值的想法是提出后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认可,同时付诸实践后能得到预期结果的想法。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很多想法都是无价值的,只是试一试的想法。好的想法的提出不能建立在主观臆断和空想的基础上,而要建立在对领域有深刻把握,对重要知识有全面认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优秀的idea,这是我在研究中应该把握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创新研究的前奏,当然也分层次。小的想法和大的想法。小的想法是对实验的考虑,对某一操作的改进,对原料配比的认识和对某一结果分析后作的一点假设,这是能推动此实验此项研究更加接近目标(很大程度作用限于此),不能算是真正的有大创新性的想法。真正的想法,我认为应该是,提出一个新问题,新设想,提出一个解决难题的巧妙的方法,提出一个新理论并能将自己的理论用于新材料好材料的设计,这是大的想法,也是我们向高级模式研究前进的障碍,也是“钥匙”。很多大牛们的工作可能就是在想这些,可能也绞尽脑汁。

小的想法侧重分析、推理、逻辑和尝试,大的想法则重在创造、设想新奇和引领未来。不断产生小的想法,实验可以不断前进;不断产生大的想法,科学研究才能有更高的高度。但同时不能忽视,很多大想法也会在实验中不断产生小想法的基础上产生。无论如何,要想有想法,需要保持一个活跃、勤快的大脑,多思考、多想象才会有新想法。

但是一个物理学家说过:You can not always be creative! 所以要想产生好的想法,还需要有更宽广的胸怀及对大自然、生活、艺术等的追求和向往!

痛快、自然地生活吧,这样才能痛快、自然的科研!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