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烟站建设工作(上)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00:04:35
烟草在线专稿 烟叶基层站是整个烟叶工作的基础环节,承担着行业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和信息的反馈,是卷烟原料生产的“第一车间”,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基层烟站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随着烟叶种植规模不断提升,许多基层烟站原有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烟叶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各地区烟草公司高度重视基层烟站建设工作,纷纷对原有烟站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基层烟站建设,使其不仅适应了新形势下烟叶工作的需要,而且极大促进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一、基层烟站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功能设施不配套 基层烟站主要存在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大多数烟叶工作站库房配置不合理,常年失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二,收购场地小,库房面积不足,功能不配套,导致预验制度、密码收购等较先进的收购手段无法得到落实,严重影响了烟叶收购进度,影响了收购等级质量,挫伤了烟农的种烟积极性;第三,生产、生活条件差影响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各项工作开展。 (二)职工素质偏低,技术服务不到位 职工素质偏低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站内职工普遍存在“两多”现象,即老弱病残的多,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的多;第二,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不愿到烟站,从而导致烟站工作人员素质偏低,不利于烟叶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第三,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导致烟叶生产服务体系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三)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缺失 生产季节未设置技术指导组、物资供应组和后勤保障组,收购期间未设置分级组、财务组和服务组;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烟站只配站长、会计和主检分级员三职,形成烟站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到位;个别烟站缺少完整、系统的烟叶管理体系,内控制度不完善,基层管理模式粗放,业务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信息化水平较低,工作效率不高 基层烟站信息化和办公设备落后,影响了烟叶生产收购工作的正常进行,工作效率和烟叶生产整体水平难以提高,甚至给个别人的不规范行为留下了钻空子的机会。 二、全面加强基层烟站建设 加强基层烟站建设,要坚持以硬件带软件,以规范促发展,同时要坚持以软件促硬件,以管理促效率,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烟站建设标准化 完善基础设施是基层烟站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过程要按照“以改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对功能不全的收购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完善;对重新规划建设的标准化烟站,做到功能齐全、流程优化、经济适用、便于管理。 (二)完善规章制度,实现烟站管理制度化 加强制度建设是基层烟站建设的重要保障。一要制订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把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防止烟站资产流失;二要制订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对各项开支实行预算管理制度,超支自负,坚决杜绝损失的发生;三要建立健全站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强站内民主监督,防止腐败现象发生。四要加强内部职工规范管理制度建设。通过明确岗位职责,签订岗位职责责任书,以及考核办法、奖惩措施等制度的建设,严格规范生产经营秩序。 (三)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实现制度执行常规化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是基层烟站建设的必要措施。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按照“定岗、定员、定职责”的要求,严格明确岗位职责,高度重视目标考核,认真落实工作报酬,能够更好地规范员工行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烟站各项工作认真完成。 (四)严格生产收购管理,实现内部管理规范化 规范管理是基层烟站建设的关键。在生产收购管理中,为确保合同的严肃性,严格把合同管理作为整顿和规范烟叶生产收购秩序的重点,严格按工作流程签订植烟合同,通过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烟叶种植、收购、调拨、仓储等流程。 同时,要建立并完善内部管理监督的制约机制,加大内部管理监督力度,坚持整顿与规范并举,切实保证烟叶生产收购的规范化运作。 (未完待续,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继续关注烟叶平台。)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