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0:30:50
预算管理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的基础。
1、编制足以反映现实的预算,避免预算过于繁琐。
2、划定预算的控制麦任,划清各责任人的实际业绩。
3、注意防止各部门从本部门出发以预算目标取代企业目标。
4、预算控制不是对现状本身的控制,而是对发展趋势的控制。
5、做好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业绩记录,以便分析比较。
6、预算责任必须落实到人。
7、预算控制是激励经理人员的依据,是他们对预防偏差、纠正偏差所采取的措施。
预算管理的意义
1、预算是计划的数量化
预算不是简单的收支预计或仅把预算看作财务数字金额方面的反映,预算是一种资源分配,对计划投入产出内容、数量、以及投入产出时间安排的详细说明。通过预算的编制,使企业经理人明确经营目标,工作有方向。
2、预算是—种预测
它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收支情况的预计,预算执行者可以根据预测到的可能存在的问题、环境变化的趋势,采取措施预作准备,控制偏差,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3、预算是—种控制手段
预算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标准,控制是以确定的管理工作标准,对行动的度量和纠正偏差。所以预算管理是过程中的控制,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是投资项目或生产经营的规划、预算的编制,详细的描述了为实现计划目标而要进行的工作标准。事中控制是一种协调、限制差异的行动,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事后控制是鉴别偏差,纠正不利的影响。
4、预算管理是—种协调
公司的总预算是由各分预算汇编而成的,从组织预算缤制到预算执行,各相关部门必须协商沟通、相互配合,有利于管理层工作协南一致,导致出更好的计划和执行效果,这也是预算管理的基本目的。
经董事会批准的预算,表述了计划期企业I的业绩展望,所有经理人员和雇员一定要努力工作达到计划目标。预算是预算期之煎编制并获得董事会批准的计划,通过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之差异分析,可以评价相关经理人员和雇员的工作表现。
5、预算编制有利于完善企业基础管理
预算编制必须有各项相关的定额,如人员、物料消耗定额等。要求定额合理并随定额条件变化而修正。预算的编制与预算控制对信息要求面广量大,要求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促进信息管理发展。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