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中小学生美术作品评价标准

作为美术教师,引领学生正确审美与表现美,正确运用评价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至关重要。在绘画之前,教师应启发、引导儿童观察生活和周围世界,让他们发现美,发挥童真的自由想象,大胆描述美好的事物。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成人往往带着偏见,喜欢模仿成人作品,剔除儿童具有童趣的绘画,这扼杀了儿童画中充满神秘童趣的特点。因此,了解儿童阶段绘画特点十分必要。儿童阶段观察世界与成人有差异,想象力丰富奇特,画中夸张变形,展现出儿童内心的天真美,这是儿童画的亮点。评价儿童画不能用成人美术规律法则要求,而应注重儿童特有的绘画特点,注重儿童生活的审美情趣。

评价学生作品,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的评价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是优点,哪些是不足,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儿童画是小学生思想感情的流露,任何一个点、一个形都代表一个事物、一种思想,反映了他们眼里的世界、心中的感受,画中表现出的大胆、真诚、纯洁是最宝贵的“童真”。因此,评价儿童作品要充分肯定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的作品,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去体会、感受、想象和表现。

许多儿童喜欢画想象画,因为想象画能满足儿童富于幻想的心理。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空间,让他们在愉快、和谐、充满爱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大胆地抒发情感进行习作。儿童画不受比例、透视、形体、明暗的限制,因此,他们的画面总是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自由自在的形式。评价学生作品时,也要考虑这一因素。

小学生在绘画内容上有许多相同的特点,大多数男学生擅长画机器人、未来世界、战争等题材,而女学生喜欢画花草、卡通人物和童话世界中的事物。因此,儿童画在内容上应尊重儿童的选择,做到不拘一格。儿童画的色彩方面,也表现单纯而鲜明的特点。学生运用色彩的过程,也是体验生活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色彩。

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实践证明,儿童的绘画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各种活动中培养而来的。有意义的绘画活动会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相反,如果学生对绘画没有兴趣,便不能画出有趣的儿童画,不能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情感,更谈不上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美术活动,积极鼓励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评价儿童作品时,要听一听孩子们讲述作品里的故事,再根据他们所讲述的内容与画面对照找出共同点进行表扬。用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美,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积极评价儿童的作品,对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要立足于儿童的审美观点,肯定这些作品,让学生保持着浓郁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更深入地感受现实事物,进行表达。

总之,小学儿童具有很大的潜力,教师要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使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正确评价儿童绘画,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良好的效果。当然,还要看每个老师的眼光了。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