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这是遵循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优质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加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改革资源配置机制,培养成熟的市场主体,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的融合,创造有利于转变的经济政策环境。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经济发展由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向依赖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升、管理创新转变。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应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推进:

一、深化投资体系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加快政府投资体系改革,明确政府投资职责和范围,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集中资源用于新农村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关键领域。创新政府投资机制,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投资效率。

二、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养成熟的市场主体。理性且合格的市场主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公司治理。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退出一般竞争领域,集中于关键行业和领域,增强控制力和影响力。推进特许经营模式,开展国有资本预算试点,规范分配关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破除体制障碍。

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进科技市场化改革,支持教育改革,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企业主导、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创新研发资金投入,扩大风险投资,促进成果转化。

四、加强环境资源制度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环保,构建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建立生产要素市场,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取消行政定价,建立听证制度。推进节能工程,发展替代技术,提高科技进步贡献。加强污染防治,推进市场化运作,提高治污能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新能源比重。

五、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与政策环境。优化财税政策,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财政管理,倾斜财力,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调整出口政策,推进税收改革,支持银行业改革,完善内部治理,提高经营效率。

以上措施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