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做好质量风险管理

我国多个省级行政区,如上海、北京、江苏、海南等,已出台政策推广IDI,并要求承保IDI的保险公司聘请TIS机构进行风险管理。TIS机构,即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供应商,是随着IDI在国内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行业。这些独立、公正、专业的第三方质量风险管控机构,主要为保险公司服务,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质量监控,提供包括质量风险监督、检查和评估在内的多项服务,为传统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提供额外支持。目前,TIS机构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本文将基于当前发展现状,展望未来趋势,并提出对TIS机构发展的思考。

1. TIS机构发展现状

组织结构方面,我国的TIS机构主要由甲级监理机构、审图机构和工程检测机构等构成,还包括保险科技机构和建设科技机构。工作内容方面,目前国内TIS主要关注施工质量检查,而对设计质量和原材料质量检查的关注不足。根据国外的数据,工程质量事故中有70%与设计质量有关。2018年底,中保协发布的《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质量风险控制机构工作规范》首次对TIS机构的工作范围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TIS机构的评价机制和追责机制仍有待建立。角色定位方面,TIS机构缺乏法律地位和与各方主体的合同关系,工作中面临阻力。

2. TIS机构发展趋势

从发展路径看,TIS机构将继续遵循三条历史路径:一是国外质量控制TIS机构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或合资机构;二是新设立TIS机构,并招聘专业人员、组建技术团队;三是现有监理、审图、检测、造价、咨询单位转型为TIS机构。当前,第三条路径是多数地区的选择,但随着经验的积累,第二条路径将逐渐成为更多地区的主动选择。从社会地位看,TIS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将逐步提升。当前,《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暂行管理办法》已要求新建住宅工程项目投保缺陷保险,并委托TIS机构进行风险管理。随着IDI的推广,TIS机构的发展将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支持。从行业规制看,TIS机构将在规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当前,TIS机构存在实力参差不齐、竞争无序等问题,需要行业监管的加强。近年来,相关标准文件的发布已预示了强监管的趋势。随着管理制度、资质认证、操作规范等的建立,TIS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也将得到提升。

总体而言,TIS机构的发展势头强劲,IDI也将在其助力下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