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中国动漫发展为什么那么缓慢

中国在动漫上的画风,剧情以及人物塑造还相对不够成熟,而且也受面向群体的条件所束缚,当然也与国家所定的政策法规有所关联~~ 因为面向的群体只有儿童,很多人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的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所以无怪乎引进的《灌篮高手》会引起轰动,相信很多大人也看见《灌篮高手》后会惊呼:“居然还有适合高中生看的动画片!?” 直到2002年。第一部拍给青少年而不仅是儿童看的动画片--《我为歌狂》 这对中国动画片只是儿童课外教材的理念绝对是重大的突破。 但却没有在创新和突破旧理念之后走的更远,没有制作围绕动画的丰富周边产品,对年龄层次的突破也仅限于从儿童延伸到了青少年。 而且国内类似作品能数的出来也仅有这么几部,大部分动画制作单位依然在用草率的制作态度、教育为主的制作理念、儿童为主的制作出发点来制作着所谓儿童动画。 相对于同一时期电视剧制作已经达到了制作完不能播出的饱和状态,动画片产量到2004年只有2万分钟而已,与电视台规定的6万分钟播出时间相去甚远,数量不足就要引进,引进又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问题 。所以当代的80-90后普遍人的记忆是美国的《变形金刚》,日本的《机器猫》等等。 有个别改变以往观众定位的动画片出现;有引进的各种超过以往限制的动画片出现;有网络提供的各种各类型曰本欧美动画片出现;相应的,国产传统动画片被排挤到一个十分可怜的位置,虽然也有一群固定的儿童观众,但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在有其他选择时就不会看国产动画片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采纳哦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