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劳动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2:47:35
1、鼓励孩子主动劳动
其实孩子天生都不是懒惰的,他的好奇心总是在催促着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他们不怕苦、不怕脏、不嫌累,折腾起来没完,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精力旺盛。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主动劳动的习惯,爱上劳动,看到孩子劳动了,要给予赞扬和鼓励,这样下次他就会更加卖力,希望得到夸奖,比如吃完饭,孩子拿着自己的碗去刷,这时,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孩子,你都会自己刷碗了,真棒!当然,家长还是要给予必要的辅助指导的。
2、让劳动转变成游戏
孩子都喜欢玩游戏,我们可以试着把一项劳动演变成游戏的方式进行,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主动做事的动力,孩子就会抱着玩游戏的心态,去主动的劳动,不再感觉劳动是苦的、累的。比如:扫地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吸尘器一人一个,这是我们的武器,地上的垃圾都是小怪兽,我们是奥特曼,那边是你的地盘,这边是我的,比一比,看看我们谁能抓到更多的怪兽。
3、要舍得让孩子劳动
很多家庭里都不愿意让孩子吃苦劳动,尤其老一辈,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更不愿意孩子再受苦受累,也有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长宠溺,更是护的严实,不让孩子碰这些“苦活、累活”。最后就是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吃不了苦,依赖性强,最后变成啃老族。尤其现在社会很多这种现象,孩子上了大学,自己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放假背着慢慢一大包脏衣服回家,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以后怎么会照顾好别人,所以家长一定要舍得让孩子劳动。
4、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孩子的行为习惯通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而同性的父母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更大。因此,要想孩子勤快起来,父母在生活中要向孩子展示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体会到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个人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5、别害怕孩子出错
任何人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做错事,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在劳动时出错,就不让他干了,实践出真知,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这次做错了,下次就肯定知道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了,我们家长需要给予孩子鼓励,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而不是孩子一出错就大发雷霆、唉声叹气、批评抱怨,导致孩子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以后任何事他都不敢再去尝试,遇事只会逃避。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