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研究对象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5:44:02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社会、历史和阶级等因素的影响而随时代演变。早期的经济学,如财富说,以古希腊罗马学者的研究为中心,关注财富的积累、形式和增长途径。古典经济学家如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将财富生产和增加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如配第的"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理论,斯密的《国富论》则探讨财富的性质和增长之道。
19世纪的历史学派强调历史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以国家经济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区分了国民经济学与国家经济学,以及经济落后与先进国家的研究重点。欲望及其满足说则关注个体的需求和满足,奥地利学派如门格尔明确人的欲望是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马歇尔和后来的罗宾斯将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和人的学科,涉及人类选择行为和稀缺资源的管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行为理论将研究焦点从微观转向总量经济,宏观经济学由此诞生。当代经济学家倾向于将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结合,关注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经济体制问题。
现代经济学的广义对象论扩展了研究范围,包括经济理论、经济问题、经济政策等多个维度,以及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和改革深化,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全面内涵对于适应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扩展资料
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唯物主义代表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日本人将其正式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又会用去表示生产状态。
下一篇
什么是民族音乐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