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汉硕考研引论教学法流派——交际法

交际法,又称为“交际语言教学”或“功能法”,是一种以语言功能和意念为纲要,旨在培养在特定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教学法。此法起源与70年代初的西欧共同体国家,以英国为中心,创始人是威尔金斯。交际法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其核心功能在于社会交际。因此,语言的结构不仅体现在语法特征上,还涉及功能范畴和交际意义范畴。语言学研究应关注语言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人们社会交往中所受到的制约。目标不仅在于让学习者掌握语言规则,正确运用语言,更重要的是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得体地运用语言。

交际法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60年代后期兴起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分析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需求,通过“需要分析”选择学习的语言功能和形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交际法提出明确的功能意念大纲,将语言功能分为传达、了解、表达、道义、情感、请求、社交等六大类,意念则分为普通和特殊两种,前者与功能相关,后者由话题直接决定。功能、普通意念、特殊意念是交际的三大要素,除此外,还涉及情景、社会、性别、心理等作用,以及语体或语域、重音与语调、语法与词汇、语言辅助手段等。

语体或语域通常分为严肃体、正式体、中性体、非正式体和亲昵体五种,需根据对话者身份关系、使用场合及谈话内容选择。在语言结构掌握方面,交际法强调结构教学服从功能目的,区分“交际前活动”和“交际活动”。特点包括明确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以功能和意念为纲,选择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交际过程中的交际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手段,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情景,采取小组活动形式培养言语交际能力,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结合。以话语为教学基本单位,语音、词汇、语法通过情景综合教学,句型操练服务于话语能力,结合话语进行。通常按话题螺旋式安排语言材料,功能与结构结合在话题中,教学循序渐进。强调言语交际内容和信息传递,对错误容忍度较高,鼓励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学以致用原则,对不同专业学习者进行“专用语言”教学。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