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集聚形态的差异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6:42:03
城乡集聚形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上。空间要素如住宅、学校、商场、医院等等建筑的数量以及密度。
但是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镇化的驱动模式和集聚形态都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驱动模式的多元化体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依靠合理、多元的产业支撑。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驱动主要集中在新型工业驱动型、总部与高端商务驱动型、旅游驱动型、现代农业驱动型、文化创意驱动型、商贸驱动型、 特色工贸驱动型等七个方面。
集聚形态的多层次体现在,由于不同的驱动模式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城镇组织单元”,这些“城镇组织单元”间又在人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下,根据不同的区位、地理属性和资源特征,组合成了中心城区、城郊卫星城、综合型城镇、特色产业城镇和新农村社区等城镇形态。
新农村社区:
新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中的最小“细胞”,是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的驱动下,形成的生活和工作集聚形态,除了生态宜居功能外,也融入了农产品商贸、旅游、行政和文化服务功能。
其重点工作包括:
一是新民居建设,通过宅基地整理和新民居建设安置本地人口和迁入村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是新社区建设,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科技、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产业基地建设,通过自身特色产业及`相关服务业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对周边基层村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