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7:41:06
一、校本课程规划的核心理念与目标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课程标准为指引,结合我校“尚德、博学、笃志”的校训与“以德育人,文化立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的办学思想,校本课程规划围绕“讲究道德情操,追求文化品位,崇尚科学精神,涵养民主风气”的校园文化建设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为理念和目标,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校本课程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1、赣马高级中学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规划、调控及研究实施,由宋继民、吴来业、李大松、张宜民、万发兴、王翔、董洪斌、张怡发等组成。
2、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万发兴(兼)、董洪斌等负责决策与规划,包含专家、各科教研组长及部分高级教师。
3、校本课程审核工作领导小组由王翔、刘洪海等负责审核规章制度,组织教师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供教改信息。
4、校本课程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吴来业、张宜民等负责深入课堂指导,组织研讨活动与成果评比。
5、校本课程学生选科指导小组由董洪军、李*等负责学生选科指导。
三、校本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需求,以人为本。
2、整体性原则:关注课程目标与结构的整体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重,重视潜在课程资源。
3、发展性原则: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理论指导实践,结合校情,科学决策与实施。
5、开放性原则:课程内容、方法灵活,适应学生差异,时间空间广域可变。
四、校本课程规划的类型与内容
(一)校本课程结构类型包括讲座型、特长型、指导型、兴趣型等。
(二)课程开发大类涵盖科技与生活、传统与文化、健康与人生、实践与服务等。
(三)课程开发细目包括“三生”教育、校史研究、名人、诗词、风物、碑记、龙山文化、赣榆战役等。
五、校本课程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课程分为校本选修Ⅰ和校本选修Ⅱ,每门课程开设9周,总课时不超过18个学时。每生必须完成2个模块的学习,鼓励多选多学。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与要求
课程开发基于选用、改编、新编三种类型,要求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及纲要,进行课程评估与资源分析,个体内容以教案、教材、资料袋等形式确定。
七、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与评价
程序包括建立机构、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和评价等阶段。评价贯穿于开发过程,包括课程设计、实施和学生学习的评价。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学校定期评价课程实施,教师评价教学业绩,学生评价态度与能力,采用多维度评价方法。
九、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与保障
组织与制度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师管理、教材管理与课程评价管理,确保课程实施与质量。
上一篇
求职意愿怎么写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