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公众参与和监督

当地居民主要是以居民组织和利益团体代表等组织形式出现,包括矿山生产相关矿业居民和当地农民;对矿区土地利用产生影响的科技人员,如环境专家、复垦专家、采矿专家、农业专家、林业专家、水利专家、生态专家、景观规划设计人员等,科技人员通过协助配合方式参与矿区土地利用;目前,一些专业整理复垦公司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参与矿区土地利用。

6.2.4.1 横向(水平)参与

以治理的理念,非正式的关系和方式同样成为影响土地利用的有效途径。这一作用在横向主体参与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企业和以社会团体为代表的居民通过参与方式与政府产生互动作用。

拥有信息和监督权是社会公众参与的核心目标,但是公众的分散性和缺乏专业技能,制约其实质性的参与。因此,吸引参与、推动社会参与的关键工作需要政策制定者来承担。开展一是能力赋予层面,二是根据参与的能力设计机制、制度两个层面的建构工作。

(1)赋予公众参与的能力,让当地居民有知情权。制定矿业公司短期和长期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起点。Clark认为,在矿业发展中出现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矿业发展的新现象。1993年澳大利亚通过了当地居民“土地和地下资源权利保护法”,规定保留当地居民对土地和地下资源利用的权利,责成采矿公司对有关地下资源利用的任何问题,必须与当地居民进行协商。让当地居民有知情权,发布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情况,并与居民及时沟通,使得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得以提高[28];另一方面对于矿山开发者,改变观念和思维模式,做到工农关系和谐融洽已经成为公识。许多大型矿产开发公司已经以土地复垦工作优异作为提高企业信誉,承揽采矿工程的一大优势,这将成为企业新的发展趋势。

(2)建立参与的组织保障。由于参与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要求,推动公众参与,需要建立起一系列基于公众平台的参与和监督组织,成立专家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代表组成,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一定的影响力;成立当地居民代表委员会,由当地居民自愿组成;成立社团代表委员会,由区内主要行业协会和其他利益集团的代表组成。通过全过程参与土地利用,能够实现信息的公开,使公众获得监督的权利。

6.2.4.2 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实现合作的管理

在合作关系中,联络沟通机制和准则的确立是实现区域成员伙伴关系的基础。一方面,沟通机制起着整合作用,将区域成员互补的能力真正融合在一起为合作伙伴未来发展做准备;另一方面是协调作用,由合作伙伴各自作出贡献,然后将成果移交其他伙伴,实现区域共享;最后还具有控制与学习作用,协调的过程同时也是成员各方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提高过程[199]

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实现合作的方式主要有确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社会咨询、开展不同层面和规模的合作论坛活动、建立“参与型”土地复垦示范区(工程)[200]

候氏公司的“麦克拉夫林矿山”是由美国一个矿业公司成功实施的金矿复垦项目。项目十分注重企业目标与政府和社区居民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矿业公司在项目过程中注重向其项目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宣传企业的生产计划(采矿)和环保计划(复垦),强调企业与社区合作开展基础性研究;另一方面,企业注重与政府部门的合作。霍氏公司以“相邻土地管理规划”作为麦克劳林金矿项目的主题,在立项时就着手制订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企业在其项目过程中获得政府及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自身在采矿期间、在矿区采后、在矿区周边进行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此外,矿产开采结束后,整个候氏公司厂区将会成为环境研究的科研所,将继续监测环境数据[201]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