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7:27:46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素质。英语素质就是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人的语言能力以他的思维为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应该从他们的思维能力入手。社会在不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就是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时代,新世纪召唤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既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英语新课标》所赋予教师的重要使命。创新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性思维教学法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力,使学生能有效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
高中生已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思维能力,但容易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怕出错误,故作深沉,以致于影响英语的学习。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为了让绝大多数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努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外语的气氛。创造性思维(多向性思维,也叫发散型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运用联想、归纳、比较等方法,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大脑智力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值日法。从高一开始,在每堂课开始前,轮流让值日生用英语报告日期、天气、出勤、班内外事件、国内外新闻以及幽默故事等。内容不拘一格、力求新颖、避免雷同。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可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2.表演法。以课文内容为主,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把它变成对话、短剧,进行角色表演。对话语言来源于课文,又不拘泥于课本,注重创新,鼓励他们用他们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演他们心目中的“课文”.
3.演讲法。每周五或周六,在上课之前,组织一个五分钟左右的演讲,让学生就他们准备好的材料,用英语有感情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会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过的英语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4.游戏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模仿学生很熟悉的电视节目“幸运52”的游戏规则(描述者必须用英语,一个人描述,一个人竞猜,描述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被猜测的词语),组织学生进行猜词游戏,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使之在游戏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增加学习词语的趣味性。
5.自由交谈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他们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即兴谈话,谈2008北京奥运、谈NBA、谈世界杯、谈影视明星、歌星,以此来培养学生自由会话的能力和学习语言的兴趣。
6.辩论法。每月给学生一个和他们的生活、学习相关的“热点话题”,让他们下课做充分的准备,利用一节大课的时间,让学生分成两组,以模拟辩论赛的形式由学生自己组织,挑选出评委、主持人,由主持人组织其他学生就“热点话题”展开辩论,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旁听。简单的辩论赛不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精密的思维品质。
7.竞赛法。这种方法的使用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锻炼他们机敏的思维品质。具体可以通过记单词、背句型、读课文、造句、选择填空、英汉互译等方式设计竞赛。
8.结合课文提出开放性问题。这种方法的运用要求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即答案不是唯一确定的,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去创造性思考,发表多种不同见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互相研讨、展开争辩等方式自主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词汇、句型、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在词汇教学中,利用创造性思维,逐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如:充分利用构词法(词根、前缀、后缀)、同义词(近义词、辨析词)、反义词、固定词组搭配、竞赛法、游戏法、普遍联系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使词汇量就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增加。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