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程朱理学批判观点

在明末时期,湖北的李贽对正统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挑战,他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理性的日常性,质疑了传统思想的权威。李贽认为,理并非高高在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寓于日常生活之中。

清朝时期,"反理学"的思潮兴起。颜元强烈反对程朱学派的静观和空洞理论,批判朱熹的言论为“满口胡说”和“自欺欺世”。颜元主张只有打破程朱的束缚,才能真正接近孔孟之道,他痛斥程朱的理论流于表面,仅停留在书本和言辞中,而无实际应用价值。他指出,这种学说误人子弟,败坏了社会风气。

清代思想家戴震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理”源于人的欲望,而非超越于欲望之上。他强调,任何行动都是出于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行动,有欲望才有作为,而这种作为的正当性即为理。戴震批评理学过于强调禁欲,导致人们沉溺于书籍,身心疲惫,成为无用之人。

到了五四运动之后,知识分子们对理学的批判更加激烈,尤其是对宋朝尤其是朱熹理学的质疑达到了顶峰。他们认为,中国的衰落从宋朝开始,朱熹的理学被认为是导致这些衰落的关键因素,是所谓“吃人的礼教”的象征。

扩展资料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湖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