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申论指导:公文写作之报告的写作方法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6:24:41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样式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文活动的重要工具。之前,我们讲解了函的写作方法,接下来,我将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
一、报告的概念及使用范围
报告广泛应用于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上级的部署和工作计划,汇报工作进度,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取得上级部门的指导等,都需要通过报告来沟通。在党、人大、政府、军队的公文处理中,报告都是常见文种。党、人大、军队的公文规定中,报告主要用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但在政府公文中,报告增加了“意见”这一文种来承担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功能。
二、报告的特点
1. 内容的汇报性:报告具有汇报性,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以便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2. 语言的陈述性:报告主要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工作怎样进行,有何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
3. 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为上级机关提供宏观领导依据,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属于单项行文。
4. 成文的事后性:多数报告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向上级机关汇报,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5. 双向的沟通性:虽然报告不需要批复,但它是下级机关与上级机关之间的沟通桥梁,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了解下情,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三、报告的分类
1. 报告可以分为:例行报告(如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年报),要随着工作进展,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写出新意;综合报告,适用于全面汇报工作情况;专题报告,关于某一情况的专项报告,要求迅速及时,一事一报。
2. 报告还可以分为:回复性报告,根据指示或要求,说明处理结果;反映性报告,简述基本情况,提出写作目的;汇报性报告,简述基本情况,说明取得一定进展。
四、报告的格式及写法
报告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四部分。
1. 标题:包括机关名称、报告事由、文种。
2. 主送机关:顶格写,收文机关或者主管领导人。
3. 正文:正文包括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具体要求及措施。
4. 结尾:报告的结语根据报告性质和内容而定,一般有“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等字样。
五、报告的注意事项
报告要求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意图明确,口吻得体,不要夹带请示事项。
回复性报告:处理得好,领导满意的主要写处理经过,表达出对工作的重视、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处理不好领导不满意的,除了写处理情况,表示重视认真对待以外,还要详细写情况及问题的分析,让领导了解事情的全面情况及问题的复杂性。
反映性报告:发展变化快的,急于上报的写情况为主,如恶性事件、突发性事件,要求写明起因、经过、事情的现状;比较复杂的情况需归纳为几个方面,分项细说现象和实质。
汇报性报告:先写工作成绩、工作体会,然后写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安排。
以上是关于报告的概念及写作方法的介绍。公文写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复习过程中稍加练习,申论写作中如遇到公文题目就不会紧张,按照平时练习的步骤来写,就一定能写好。最后,祝愿广大考生公考成功。
上一篇
行政复议申请书该怎么写
下一篇
贫困证明村委会怎么写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