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审美的强弱,真的会让孩子们产生差距吗

艺术对于普通人而言,似乎高不可攀,但审美这种艺术却是每个人都能具备的能力,然而如今许多家长花大价钱去让孩子接触艺术,却不愿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培养孩子的艺术感,毕竟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本末倒置并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

审美是种任何人都能培养的艺术,却又往往是被人们忽略的艺术。对于如今孩子的审美,相比大多数人依旧停留在数月之前的热搜上:黄磊女儿黄多多染了头发。当这件事被爆出来后,许多人都对此赞赏有加,表示应该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应该给孩子选择美的权利等等,然而当自己孩子想要染头发时,态度也往往很坚决:不行!

如今一些家长带孩子去商城买衣服的时候,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也不知道哪种好看,长大了之后这种缺乏审美能力的行为被称为“选择困难症”。这都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培养审美的空间,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做决定,导致孩子因为缺乏经验而变得无所适从。

其实每个孩子从小都有审美的天赋,有的孩子拿着父母的口红学着化妆,有的穿着父母的衣服在镜子面前照来照去,这都是审美能力出现的苗头,而这股苗头却又经常被父母扼杀。有个宝妈说,自己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女儿,平时孩子不是把自己的衣服翻出来换来换去,要么就是把自己的化妆品弄得一塌糊涂,自己每次回家都生怕孩子在化妆间待着,只要孩子一在化妆间,一准没有什么好事。

这种情况挺常见的,一来是孩子在模仿父母行为,二来便是孩子出现审美意识。对于这种事情,家长们想着如何制止孩子,不如想着如何顺从孩子,教孩子应该如何使用,这样反而能避免孩子每次都弄得一塌糊涂。

对于当代孩子而言,审美是他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审美能力的孩子,在选择上也才会更有主见,而且审美本身就是对孩子大脑的刺激,能刺激孩子图像记忆、语言能力,有助于提升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能够更加自信。

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对孩子审美能力具备良好的促进作用呢?

卢梭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杜绝对孩子审美的一味压制,并且为提升孩子审美能力创造机会。

张爱玲在上学的时候,上的是贵族学校,然而当学校里人人都穿金戴银、打扮艳丽的时候,她却收到了继母过时的旧衣服,这些衣服穿在身上与同学们格格不入,这也因此导致张爱玲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之中,而成长起来、有能力后对衣服的狂热追求,其实也有弥小时候遗憾的一部分原因。

一些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衣服的时候,喜欢给孩子买一些大一码的衣服和鞋子,理由是孩子成长太快,穿合码衣服和鞋子的话,穿的时间会太短了,没过多久有得买。甚至一些家长直接不给孩子买衣服,而是四处让亲戚把他们孩子穿过的要来给孩子穿。对于这种情况,当孩子穿着不合身的衣服时,并不单单对孩子审美能力的提升毫无益处,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孩子变得自卑,因此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影响孩子性格塑造,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孩子心理受创。

不要压制孩子对美的追求这是其一,其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当孩子做出决定的时候能提出合理意见,而不是一味拒绝。

我们都知道黄多多染了头发,可能对于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家长来说,会觉得黄磊夫妇没有做好父母的职责,女儿小小年纪就染头发,当父母的怎么能不出来说道说道?这染头发对孩子发质影响有多大啊!

其实这并不是黄磊夫妇对黄多多纵容,而是他们觉得女儿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当女儿选择不会影响太大负面后果时,他们都愿意让孩子去尝试一次。当然了,他们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为孩子提建议,黄多多还想打耳钉的时候,母亲告诉她因为基因遗传问题,她打耳洞的话恐怕会发炎,甚至专门让黄多多去找了医生检查,于是黄多多主动决定放弃打耳洞。

所以说,家长在孩子做出选择时,应该是引导而不是起决定作用,最后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不要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附属品。

做好了基础工作之后,家长就可以进一步提升孩子审美能力了,而在这个过程中,精致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也至关重要。

现在一些年轻人出门的时候打扮的光鲜亮丽,然而实际上自己的家里却乱成一锅粥,在知乎上就不乏看到类似的事情。其实除了年轻人之外,一些家长也同样如此,他们出门的时候西装革履,但是家里的卫生从来不懂得清扫,当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时,不要说对孩子审美能力有什么帮助了,反而会导致孩子变得懒惰。

说到这里的时候,一些家长可能会嗤之以鼻:呵,肤浅!的确如此,审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追求,不仅仅是在于眼光的好坏,最高级的审美来自于心灵。有句话说,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交过的朋友都藏在你的气质里,这句话一点不假,高级审美与气质是相互融洽的,有时候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第一眼就能知道,这个人的审美能力一定不低,那就是因为气质的缘故。

所以说,除了表面上的审美之外,家长也应该培养孩子内在的审美,比如看名著的孩子一定比看网文的孩子审美好,见多识广的孩子一定比宅在家里的孩子审美好等等,审美来自方方面面,最终都归于内在。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