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教育学者如何提高学术能力

教育研究2011年第12期 郝志军 教育学者,所研究和关注的教育学科作为一种“人学”,意义重大,他们必须以对社会、对人类的独特贡献来促成教育学术的繁荣,以获取支持、赢得尊重和促成发展。教育学者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学术能力。 一、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良性互补,塑造优秀的教育学术品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学者思维品质的双翼,缺一不可。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文化形态观多元化的时代下,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提高的任务相当艰巨,这就决定了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学者需要人文关怀,但人文关怀的实现,人文精神的塑造迫切需要科学为基础,也就是说,人文精神要靠科学精神作支撑。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一起构成人的基本的科学素养。 二、保持清醒独立的角色意识,在对话与反思中促进教育学术发展明确教育学者自身的角色意识,主要是明确自己的主要责任、任务和研究重心所在,不被外在的繁枝末节左右自己的研究重点。教育学者是在丰富的教育教学生活实践的土壤上开展研究的,但要使之结出丰硕的果实,也需要同社会交流、同历史对话、同文化沟通、同他人共处。明确教育学者的角色意识,还应该逐步培养和形成一种自我反思的习惯,达成同他人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相融互补的研究与学习共同体。 三、传播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促使实践者达成教化传播教育思想和理论,讲授、学习和研究教育家的教育学著作,就是历史地和现实地同他们进行对话,我们从文本中体味到的不仅是教育教学理论本身,更为重要的是文本之后的东西,如理论家的精神世界、作风人格和美好理想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达成实践者的教化,就是使教育教学实践者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学养,真正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这种人形成一种稳定的教育教学价值观,能深刻地理解和洞察现实的教学情景和自我思想及实践表层之下的能力倾向,从而使实践主体能更具活力地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他们所信奉的是一种理性的教育价值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所采用的是一种批判性的自我反省的方法,达成教化的人本身就标识一种实践行动的解放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四、完成教育理论建设的重任,增强教育学术影响力教育理论建设是教育学者的中心工作和学术使命之所在。为世人提供思想和知识,破解教育实践问题和传承与批判教育教学文化,乃教育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首先,通过理论的建构为世人提供思想、知识和方法论。其次,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的问题作出应答、解释、说明,或提供建议、引领。再次,传承与批判教育教学文化。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