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文化素养,都离不开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自身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读经典,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例如,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将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再适时引导,能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孩子并不是对所有书籍都没有兴趣,只是兴趣可能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应当相信学生,先给他们自由阅读的时间,再巧妙引导,进行兴趣迁移。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主性,还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让学生与书交朋友,教师需要解放思想,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开放课堂和教材,向课外、社会延伸。儿童在进学校前几乎能理解所有“说”出来的书,对书的“听”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读”的兴趣上。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视等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从而引导他们早读书、多读书。

推荐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的情境美和语言魅力。例如,在讲《荷叶圆圆》时,通过美丽的荷花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美的形象刺激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活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如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读,帮助他们逐步品味语文的美。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通过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读书笔记、积累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和诗歌朗诵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最后,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引导他们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低年级学生从开学就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学完拼音后,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学完课文后,介绍相关课外书,指导他们如何读。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将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