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4:02:46
一、家校一致,要求明确。马卡连柯说:“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要求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内容和目标,学校和家庭、社会必须协调一致。例如,在做作业方面我要求孩子: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作业本一尺,手里笔尖一寸,脚平放在地上;为了是孩子养成习惯,我以校讯通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那个,让家长在家里也这样要求孩子。
二、目标细化,反复实践。班主任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有长短期计划,有持久的行动。要学生制定一些学生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要细化,要近一点,实一点,细一点。如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班主任可以细化为写字认真,字体工整等。如果目标太大太远,学生一下子要达到就很困难,容易丧失信心。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叫出来的,也不是单纯的说教养成的,而是要在反复的实践中养成的。学期初,我让每个学生根据上期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好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时刻用目标来衡量、约束学生。如赵琦同学,特别聪明,就是四年级了,上课还做小动作,管不住自己,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所以我就经常与他谈心,可定他的聪明劲,并让他制定学习目标。每次犯了上课做小动作我都耐心地教导,使之认识自己的不良习惯,并拿出他的学习目标让他比较,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孩子上课听讲明显的有了好转。
三、激发情感,及时鼓励。班主任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用沉闷和单调枯燥方法,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他们想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情感。例如,我在培养爱好阅读的学习习惯,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空喊口号。而是让学生查找名人爱好阅读的例子和名言,在班里讨论和学习。有时还播放名人爱好阅读等影片,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渴望阅读的情感,促进他们养成爱好阅读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离不开班主任及时鼓励。学生的一点进步,如果得到老师微笑的赞许,公开的表 扬,学生会更有积极性,更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渴望。我们班有一位女生,一说话就脸红,一次,我让她带读课文,她站起来,很久不开口,我说:“你肯定行的,老师相信你。”孩子很胆怯的的读了下来,我昨晚评价以后,接着说,“我觉得他真的很棒,能在这么都同学面前读的这么有感情,请同学们把掌声送给她。”下课后,她破天荒地的走到我跟前,主动地说:“老师好!”
四、言传身教,正确指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特别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伴随学生成长的班主任,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仿效。知是先导,先知后行。班主任先让学生明白良好习惯对人一生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才能让学生有行动的方向。班主任在“言传”的过程中,语言要生动、亲切,如花香,沁人心扉;如春季阳光,驱走寒流,暖人心窝。班主任教导学生,切忌罗嗦、粗暴。身教的力量是很大的,能潜移默化的促使学生发生转变。前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五、评价讨论,反思总结。在班主任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建立自评、班评和家评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时间段可以日评、周评、月评和学期评结合起来。班评可以全班同学讨论。班主任通过组织班里的讨论,让学生知道那些方面做得好,那些习惯还要加强。班主任可以建立家校联系册,让学生家长共同监督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是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效果的检查,学生通过评价表等,反思自己不足的方面,总结好的方法和经验,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
文学史研究文学史需要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