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结合具体案例描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如下所述:

1. 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环境影响要素可以根据对基坑降水活动的敏感程度进行分类,包括敏感因子、重要因子和一般因子。敏感因子对基坑降水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或者极为敏感;重要因子则对基坑降水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或者其状态容易受到基坑降水活动的改变;一般因子则对基坑降水活动的敏感性较低,或者其状态不易受到基坑降水活动的影响。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通常选择敏感因子和重要因子作为评价的影响要素,特别是敏感因子的选择对评价结果起着关键性作用。基坑降水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基坑降水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条件(例如支护模式、降水方式等);二是基坑降水影响的环境,即环境承受的工程能力,如周边建筑物、管线、道路、堆载等对基坑降水的响应。环境影响要素分析示意图如图3.2所示。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是用来表征具体环境特性和质量的体系。由于实际环境差异较大,研究内容各异,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解决不同区域的环境评价问题并不可行。然而,根据环境影响要素的分析,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指标体系是可行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综合法、分析法、目标层次法、交叉法和指标属性分组法等。本书以基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评价目的,采用目标层次法,设计了一个目标层次式的指标体系结构。评价指标的选取是通过环境影响要素的理论分析,结合基坑环境影响的已知作用和响应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因素指标进行分层归类,从而建立一个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和准确性的指标体系。基坑降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示意图如图3.3所示。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