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5:38:52
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如下:
大气环境纳污承载力:确定未来全国重点城市群、都市带、各级城市、重点县镇大气污染承受最低限度,为逐步改善我国城市空间大气环境质量提供基础标准。
水环境(河流、近海)纳污承载力评价:评价未来全国大、中、小尺度流域及重点河流、水系水体纳污承载力指数现状,为部署大江大河支流、湖泊、中小河流域、近海海域综合国土整治工程提供基础依据。
所谓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包含了资源、环境要素的综合承载力概念。其中,承载体、承载对象和承载率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其中,“资源”主要包括淡水、土地、矿产、海洋、地质等重要自然资源。“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环境。
资源承载力是指:评价区域自身天然具有的、不可流动的资源科学可供利用规模,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最大保障程度。环境承载力是指:评价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生态效应所能容纳或者自然消解的最大限度。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