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法治观念和培养法律意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数据攀升,凸显了大学生法制观念的缺失,尤其是富二代、官二代,他们对金钱的盲目崇拜掩盖了对法律和生命的尊重。金钱并非万能,它买不来爱、青春、时间、友谊和生命。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导致了一些令人震惊的事件,如“我爸是李刚”和胡斌事件,这些事件对社会造成严重冲击,也引发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与法律缺失的深思。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特别是对人格修养和道德水准的忽视,是导致此类问题的重要因素。

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性,是塑造合格公民的关键。首先,应强化遵纪守法的法治理念,坚决反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主义法制得以实现。其次,树立法律权威观念,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必须依法办事,反对“权大于法”、“人情大于法”的错误观念,杜绝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公平公正、付出与收获对等的价值观。最后,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无论性别、民族、种族、职业,都应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违法者都应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运用法律上应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是关键。通过教育消除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薄弱环节,如自我法律保护意识差、遇事冲动缺乏思考、主观臆断等。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最佳时期,应加强法律基础知识教育,通过观看重大复杂案例的录像或邀请专家讲座,使学生了解时事,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大于权”的观念,培养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做到学法知法、懂法透彻、用法正确、守法坚定和护法顽强。

身为大学生,我们应成为法律的忠实践行者。在大学这个新的人生阶段,我们应珍惜自由时间,但不能因此放松做人的本性。一个有知识、有道德底线、有法律意识的大学生,才能扛起国家、家人和社会的期望。增强自身道德素质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承担责任,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是每个大学生的使命。我们不仅要成为有知识的公民,更要成为有道德、有法律意识的合格公民,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承诺。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