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谈语文教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需求,使学生能问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下,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致使学生缺少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缺乏问题意识。只有善于思考、思维敏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善于思考、思维敏捷的学生。

  3.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在学习中,一旦头脑里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或发现知识之间有“矛盾冲突”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学生的自我发现就有强大动力,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抓住知识的难点处、重点处、关键处、困惑处、易错处,恰当、适时地提出富有启发性、新颖性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求疑,发现出新问题。

  (二)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和自由的空间,使学生敢问

  1.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要冲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重视课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微笑、点头,专心听学生说。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好学、喜探究的天性,大胆探索发现,且敢问。

  2.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因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正确态度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发问要表示注意的态度,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应采用和学生一起思考的方式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同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尤其要注意关注不善于提问的学生,多给这些学生创造发表自己见解和提问的机会,注意每一个学生的答问能力的培养。

  3.开放学生提出问题的时空。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难点让学生突破,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教学时,凡是学生想问、敢问、能问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发问。

  (三)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和愉悦感受,使学生乐问。

  1.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2.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乐问的前提是有强烈的情绪和好奇心,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建立在好奇心的基础上的,好奇心则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测检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见解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闪光点、进步点和优秀之处,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认可,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满足,这样学生才会对提出问题变得有兴趣,才会逐步养成乐问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在学校里,尤其是在中学里,学生最渴望得到的就是老师的认可和赞许。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采用微笑提问,微笑教学,这样给学生以亲切感,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进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在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中,我们要循着"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一路线,让教育生存并发展下去,让学校成为个人成长和创造的一方沃土,让个人成为自我生命发展的主人;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和辛勤的老师一起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播种希望的种子,收获辉煌的明天。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