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打击难度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5:01:05
打击网络犯罪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尽管各国都在努力,但盗版、色情和黑客攻击等问题依然猖獗。其主要困难源自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互联网的设计初衷并非侧重于安全,它的诞生是为了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而非保护数据。这使得商务网站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其次,黑客软件的广泛传播是另一个难题。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UNIX存在漏洞,被一些人利用制作攻击程序,这些程序在互联网上易于获取和传播,为犯罪提供了便利。
互联网的跨地域和跨国界特性使得网络色情难以根除,即使在某个国家禁止,其他国家的网站依然可以轻易触及。同时,网络犯罪的证据难以收集和保存,追踪犯罪者的身份和证据证明力受限。
在线商务也存在风险,如诈骗和安全问题。许多网站未采用足够的安全机制,使得诈骗者轻易获取用户信息。此外,网上购物的服务质量和准时性问题也常被投诉。
互联网的性质复杂,其内容审查责任的界定在法律上存在争议。有的认为服务提供者应承担审查责任,但法律对此尚未明确,导致责任划分不一。
各国司法标准的不统一也制约了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一些违法网站可能在法律灰色地带,即使违法,也可能因为服务器所在地法律限制而难以追责。
尽管菲律宾曾试图通过立法严惩计算机犯罪,但全球范围内,多数国家的法律对计算机犯罪的惩处力度不足,这使得打击网络犯罪显得力不从心。欧洲理事会正推动制定国际计算机犯罪条约,以期改善这一状况。
扩展资料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居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上一篇
护士毕业自我鉴定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