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负外部性解决办法

1. 在面对多种用途和使用方式的情况下,各方应相互妥协,直到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最低程度。这种方法适用于用途和使用方式相兼容的情况。例如,在同一空间内,有人想听音乐,有人想看书。如果双方都能妥协,比如将音乐音量调低,或者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背景音乐,就能和谐共存。然而,这种解决方案适用于人数较少的情况,因为当参与者众多时,交易成本会显著增加。

2. 通过置换主体来解决负外部性。当存在多个符合条件的公共资源时,可以将具有相同使用方式的各方分配到同一公共资源下,或者在专用场所内只允许一种用途或使用方式。以工业排污和养鱼为例,可以设定特定的池塘用于养鱼,另一个用于排污。这并不等同于产权私有化,而是通过专门化来减少冲突。

3. 设定特定条件下的用途和使用方式。即对公共资源的规定用途和使用方式进行限制,在特定条件下只允许一种用途。例如,在交通拥堵的地区,可以根据车牌号单双号来分时段行驶。

扩展资料:

负外部性的特点:

1. 庇古理论假设存在一个“社会福利函数”,认为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并能有效干预产生外部性的经济活动。然而,现实中公共决策存在局限性,政府可能并不总是能够代表公共利益。

2. 庇古税的实施前提是政府需要了解外部性的全部信息,包括个人的边际成本和收益,以便制定最优税收政策。但在现实中,政府往往缺乏足够信息,导致庇古税的实际效果与预期存在偏差。

3. 政府干预本身也有成本,如果成本超过外部性造成的损失,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消除外部性可能并不划算。

4. 在庇古税的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寻租行为,这会导致资源浪费和配置扭曲。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