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国红’美术课听课体会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9:45:53
今天,我学习了《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一书中关于《中国红》的案例。这个案例是在《色彩大家庭》这个大班主题活动背景下产生的。老师对活动的由来进行了深入分析,不仅从活动本身的价值出发,还分析了它对主题深化、提升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从幼儿发展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短短的一段话,就将本主题、本活动的显性和隐性价值阐述得非常透彻,每个字眼都恰到好处。
活动的目标和过程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表达、快乐表达的精神。通过将生活中的美用幼儿喜欢的方式、独特的方式富有个性地展现出来。整个活动分为五个步骤,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欣赏与感受。第一环节:猜谜语导入。通过语言描述结合自然现象,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对红色的联想与关注。第二环节:参观“中国红”鉴赏角。伴随民乐《喜洋洋》的背景音乐,幼儿参观以中国红为特色创设的环境,被满眼的红色所感染,随着悠扬欢快的音乐自由观赏,感受红色带来的热烈、喜庆气氛。第三环节:讨论交流感受。在幼儿欣赏各种民俗物品的基础上,丰富对红色的联想与想象,增进对红色与民俗之间联系的了解,体验中国人对红色的特殊情感。第四环节:欣赏堂鼓表演。通过欣赏堂鼓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小鼓手的衣着、堂鼓的颜色,聆听鼓声,在声音中感受红色的热烈、奔放。第五环节:跳舞表达感受。引导幼儿以红绸子、手绢花为道具,跟随《中国年》民歌音乐、结合堂鼓伴奏,大胆地运用舞蹈动作表现对红色的感受。活动在高潮中结束。
活动的反思指出,一个成功活动绝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大量的前期铺垫作为支撑。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家庭自愿,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利用园内的资源,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的积极性,丰富幼儿对红色的感受和体验,使他们能表达真情实感。
通过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艺术活动它所涵盖了许多的艺术元素,这些艺术元素都是幼儿所喜欢的,也是他们乐于表达的。教师的任务在于发现孩子最感兴趣的表达方式,选择和利用孩子周围的资源,让孩子置身于艺术般的美妙情境中,使孩子富有创造性地表达。整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让孩子多感官参与,使每种艺术表现方式得到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得到最完美的整合。综合艺术教育的宗旨应该在幼儿活动的全过程,融合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活动或主题。
从这个活动案例中,深深体会到,活动离不开主题背景,主题背景为每一个活动提供了说明的依据。因此,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要紧扣主题背景和目标,活动为总背景和总目标服务。
多重随机标签